Infor的大中國區總經理龔偉豪先生
引:2008年7月3日,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700多人參加了“2008中國制造業管理信息化大會”。e-works在這次年會間隙專訪了Infor的大中國區總經理龔偉豪先生。很榮幸在管理信息化大會上可以有機會與Infor大中國區總經理龔偉豪先生進行面對面的訪談。龔偉豪先生于2006年1月8日正式空降到Infor,之前他在IT行業已有超過25年的從業經驗,先后在IBM工作了十多年,曾在IBM、Digital Equipment、Anixter Inc.和AOL等多個跨國公司內擔任高層管理職位。在1993年成為Anixter 大中國區管理總監,負責開拓公司在中國大陸和臺灣的業務。在訪談期間,龔偉豪先生深入地剖析了精益與專注才是我們的企業走“藍海戰略”的另一思路。
企業管理軟件市場上,世界第三大企業軟件供應商爭奪戰終于由Infor收購SSA而塵埃落定,Infor將以每年23億美元的收入一躍成為繼SAP和Oracle之后的全球第三大企業軟件供應商。通過收購大多數解決方案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發與創新以成就更出色的企業軟件,是Infor的重要市場戰略。
從這一系列收購的表面上看去似乎有“貪多嚼不爛”之嫌,然而,縱觀整個收購過程,我們不難看出Infor清晰的脈路:那就是內精外專,Infor選擇的產品是面向特定行業或特定業務流程的、具備豐富的內置功能、在特定領域中已得到廣泛驗證、并且是由了解客戶特定需求的技術專家所創建的,然后,通過在全球范圍對開發、支持和服務進行投資使這些成熟的解決方案更為出色。通過這種收購形式和思路,促使Infor穩健的躍升成為全球第三大企業軟件供應商。
從收購視角剖析外專
“很多人說IT已經很難做了,其中的制造行業更是難做。我們也并非每個行業都涉足,我們更專注于為汽車以及汽車零部件、電子與高科技、機械設備、化工、塑料及分銷等行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其中制造業的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80%以上。而我的經驗是,制造行業其實非常需要ERP等軟件,但這要由更專注的公司來做。” 龔偉豪先生說。依托產品在市場上累積的35年經驗,Infor不僅僅是針對特定行業,更針對特定的業務流程,并且專注于為制造、分銷和服務行業提供內嵌最佳實踐和特別性能的解決方案。通過專注行業可以快速啟動解決企業間存在的問題,實現投資回報,并長期擁有極低的總體擁有成本。 術業有專攻,只有專注于行業的發展,做到技術的專業性,公司才能根深葉茂,桃李滿天下。
以Infor的三個較大的收購案Lilly、MAPICS、SSA Global來剖析。創立于1992年的Lilly Software Associates是制造與財務軟件行業解決方案的資深供應商。以其一套集成的制造軟件方案-VISUAL(可視化制造)系統出名,這樣一套基于Windows、客戶機/服務器架構的解決方案使其在全球擁有了分布廣泛的制造業客戶。據了解,Visual在中國客戶為數不少,譬如美日薄膜、達拉斯電訊、索菲碼汽車濾清器、福瑞盛航空機件等等。
MAPICS更是管理軟件行業里的一位老兵,是資深的“制造專家”,起源于IBM的全球第一套MRPII系統,02年收購的老牌ERP廠商Frontstep(原SYMIX),傳承了微軟.NET 架構的SyteLine 7。MAPICS專注于離散型制造行業(工業設備、電子電氣、汽車零配件、五金機械、航空設備、家具及裝配件)的ERP、CRM和SCM解決方案實施。這三家公司都是專注于離散制造業,Infor通過對他們的收購,迅速地積累了行業經驗。Infor的業務模式是一個行業專注的軟件“組裝者”,不是一個“裝載者”,就像軟件行業里經常見到的收購行為(裝載者指一些公司的收購行為是為了財務考慮,在于現有客戶或者維護費,產品獨立并不整合)。Infor通過不斷的專注性收購,不斷加強、鞏固自身在制造和分銷行業的內功,確立自身在垂直行業的領導地位。
從技術創新視角剖析內精
“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需求增多,許多企業原有的ERP系統已不能滿足,便會尋找其他廠商,集成便成了最大問題。基于此,企業希望ERP廠商能提供全套的解決設備。但這樣投資費用增大,實施周期延長,而且系統會非常龐大。過去Infor通過并購,將各行各業最優秀的產品整合到一起,來迅速地實施我們的整體方案。但現在我們針對行業的個性化,采用特殊的模式,運用SOA模塊、開發達到標準化。”龔偉豪先生向我們詳細地闡述了Infor新技術創新理念。
現在IT發展日新月異,在這個技術革命的時代下,我們的軟件廠商是引導的先驅,但這并不是唯技術論,而是切實根據客戶需求、市場發展尋找一條契合自身特點的模式。值得強調的是,只有架構在需求之上的技術創新才是精益的根本,否則就會變成空中樓閣。
企業最希望做的就是簡化流程,這是系統最基礎的理念,用一個系統就搞定所有的功能支持。Infor Open SOA應時而生。這套以客戶為導向(customer-driven)的SOA策略針對傳統的企業系統架構,傳統架構是牽一發就要動全身。而Infor新的SOA系統架構,具有比較大的彈性,對于功能變更,實施起來非常便捷,成本自然就降下來了。企業需要的是合適的服務,而不是越來越多的連接點,和更為復雜難維護的IT環境。
“Infor Open SOA并不是一個產品,它將被內置于Infor的每個解決方案中。該項系統還具有兩個特色:1.我們的SOA是開放式的,可以跟其他符合SOA標準的廠家的產品兼容 2.我們的SOA是一塊塊模板加上去的,不需要馬上升到Infor的SOA平臺,同時對于客戶維護費用也是免費的。”
圖1 Infor Open SOA
Infor的 Open SOA使得Infor強大的產品策略有了技術做支撐,而“使能器”→“互操作”→“創新”堪稱實現Infor產品策略的技術三部曲,貫穿其中的就是Infor的Open SOA整合策略。
使能器:使現有系統的應用成為可能。基于Open SOA的策略,Infor能把旗下產品投入使用,而并不需要改變底層的技術平臺。同時Infor通過采用開放應用程序,及操作標準(OAGIS)作為所有Infor方案間的默認通訊接口,實現了標準開放。OAGIS不僅使基于XML的最成熟可伸延格式,同時也是業界廣被接受的標準。它由獨立的標準組織管理,無需任何特許或授權費用。
互操作:端到端的事件驅動。Infor的Open SOA是基于事件驅動的分布式架構之上,因此,其可以對跨企業應用和服務的不同業務事件實現安排控制。通過發布和訂閱模式,業務事件可在標準的Infor企業服務總線中,按照為特定行業及客戶特定業務流程所設立的事件控制模型,實現應用和服務間的異步交換。
創新:形成行業整合套件。根據行業的需求,Infor在不顛覆原有產品的基礎上進行持續創新。把應用廣泛的業務程序組件組合到特定業務解決方案中,最終與行業經驗整合形成Infor產品組合。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通過并購后的Infor將各行各業最優秀的產品整合到一起,來最快的把我們整體方案完成。通過多公司的整合,我們1.能夠增強產品本身的功能2.將原來企業的需求增強3.模塊的創新。” 最近,國際著名研究機構Aberdeen Group發布了2008年全球前100家最具影響力的技術供應商。其中,Infor排名第18位,甚至排在了Intel、諾基亞等全球知名企業的前面。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INFOR已經不僅是收購專家,更是一個“創新能手”。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巨人更高。不管是企業的發展抑或是行業的發展,要想望的更遠,只有站的更高。Infor通過持續性的并購→整合→創新→壯大,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企業特點的個性化道路;走到了一個巨人的高度。頗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魄。
【后記】龔偉豪先生以“空降兵”的理念,將Infor納入他立體的胸襟。近年來,Infor在市場硝煙彌漫;整個市場走勢并非理想的況境中,收購了幾十家公司,殺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發展的“藍海”。誠如龔偉豪先生所言,Infor不是簡單的“裝載”;而是“組裝”。“組裝”需要選優,需要改進,需要調試。龔偉豪先生刻意將“技術創新”,做為“精益之本”。 由此將自身的科技含量,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去蕪存菁,由表及里;為Infor質的飛躍,提供足夠的能量。
【公司背景】Infor公司致力于為進取型企業提供業務專用軟件。憑借豐富的經驗積累,Infor公司的解決方案可幫助各種規模的公司實現更為進取的發展目標,適應全球市場快速變化的步伐。作為一家擁有超過七萬家客戶的公司,Infor正在改變業務專家對企業軟件供應商的期望。詳見www.infor.cn 。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兩維剖析Infor的內精外專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19923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