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商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為國民經濟貢獻了近6成GDP的中小企業蘊含的巨大商機,而看重這些數目龐大的企業的信息化需求又招來了微軟、IBM、ORACLE這些國際巨頭在網商擺攤搶位。這一切都源于中小企業信息化需求的崛起,而那些國際巨頭頻頻發力于低端市場。
從07年開始,惠普、戴爾、IBM等傳統的硬件供應商明顯了加大對中小企業市場的投入。惠普去年年底推出了專注于中小企業市場的惠普“全程助力”計劃,戴爾去年7月發布了面向中小企業市場的品牌Vostro成就,而IBM甚至為這一市場對其硬件部門進行了15年來的最大一次調整,為了“加強IBM面向中小企業的銷售以及產品設計能力”。在管理軟件領域,ORACLE已經在全國各大省會城市成立分公司和代表處,旨在把業務擴展到中小企業高增長城市。與此同時,老對手SAP為實現2010年客戶數量達到10萬的目標,其亞太區已經計劃將中小企業客戶擴大三倍。
以下數據可以完美的解釋這些行為背后的企圖:有資料顯示,全球應用軟件市場到2008年將達621億美元,中小企業是全球商用軟件市場的主要增長引擎。中國是中小企業用戶數量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目前中國注冊在案的有1000萬家中小企業,據預測,2008年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規模就將達到1869.2億元,而未來三年IT投資增幅將高達20%,超過同期大型企業的一倍。
從中小企業市場起家的用友早已有所行動。用友在去年年初發布的新三年計劃中就已經確定將管理軟件作為一大主要發展業務,實現王文京的“三年內用友進入全球管理軟件企業一線品牌,成為亞洲第一、世界前五的管理軟件供應商”的目標,利用好本土供應商的優勢把握住中小企業市場無疑是達到目標的重要市場手段之一。用友現在已經開始規劃中小企業的戰略,并且找到了新的切入點。1月18日,用友發布普及型ERP U6。這是用友為年收入在1500萬~1億以銷售為主的貿易企業和以訂單加工配套生產為主的制造企業量身打造的ERP產品。王文京希望“在小型的企業,特別是制造業里推廣普及性的ERP產品”。
中國制造業的現狀確實有些尷尬,走不出紅海的困擾,長期出于“微笑曲線”的低端。盡管如此——以珠三角制造業來說——曾經對外開放的橋頭堡現如今日子也不那么好過。激烈的競爭致使企業在爭取更多市場的同時也暴露出了管理上的問題。銷售額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加工型制造企業,幾乎都面臨過銷售服務跟不上客戶要求,接單時不能在交期、單階、交貨數量上向客戶提供可靠承諾;存貨積壓與停工待料現象同步上升,嚴重影響交付及資金周轉;無法快速應對日益頻繁的訂單變化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儼然已經成為了企業規模化發展的瓶頸。不僅僅是珠三角,在中國仍然還是世界制造工廠的今天,沿海地區制造業密集型企業在經歷了第一次規模化發展之后的通病。而信息化的基礎并不牢固也是這些企業的另外一個共同點,很多還停留在傳統的手工管理方式,管理缺乏規范性。實施ERP,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改造傳統手工管理方式肯定是化解這一羈絆的一劑良方。用友小型管理軟件事業本部副總經理程剛向記者介紹,“這是為成長型企業解決第一個發展瓶頸——規范管理問題的而研發的。”
正是出于這一定位,U6產品模塊相對于滿足精細化管理需求的U8簡單很多,以生產管理、供應鏈管理和財務管理三大模塊,涉及到企業的生產、進銷存和財務三大部分,覆蓋了成長型企業的最核心業務。
此前,用友曾推出U8普及版V2.0,這實際上是普及型ERP U6的前身。U6新增了委外管理和生產管理模塊,包括簡易生產制造和計劃生產制造。王文京執著于幾年前提出的“在中國普及ERP”的宏偉目標,用友也執著地堅持著自己的目標這次U6產品的推出見則是向更大的目標群體“成長中的中小企業”發起的普及行動。
用友將把年產值5000萬元人民幣作為中小企業分界線,對于5千萬到億元這一規模的市場,在U6及U8普及版推出之前,用友一直以其旗艦產品U8來應對的。單從兩者共有的模塊功能上來說,U8在進銷存管理和生產管理上功能就比U6強大很多。更重要的是,U8的拓展性可以實現IT和企業業務共同發展,其行業拓展性可以滿足個性企業的ERP需求。正因為此,咨詢服務商的實施能力對企業實施ERP的成敗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哪怕是在前幾年,顧問價值沒有現如今得到如此廣泛認同,進行模塊化部署對于信息化基礎水平底下的中小加工型制造企業也并非易事。用友U6的推出,徹底放棄了最常見最省心的剪裁打包大中型產品來湊合低端市場的想法。量身打造的IT需求才能更好的幫助企業克服發展瓶頸,實現規模化發展。
對于5000萬~1億年收入的企業,程剛更愿意稱這些企業為“成長型企業”,在他看來,那些企業雖然面對發展過程中的種種問題,不免陣痛難忍,規范了管理流程就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突破億元發展瓶頸,向十億規模向中型企業進軍在程剛看來并非那么難。更為重要的是,它將伴隨著企業擴展的到來隨時可以升級為更加完善和復雜的ERP系統,使得企業應用能夠完成由簡單到復雜的自然過渡。用友也提供了從現在的U6,再到適用于較大型企業的U8和之后集團企業采用的U9、NC全線產品。“我們希望用友的產品線能陪伴企業共同成長。”程剛說。
面對“15萬實現15天交付”誘人的承諾已經有企業開始買單了,徐州成實科技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新年伊始,用友就簽下了U6的第一單。“15天實際上是真正的實施周期。”程剛補充到。而前期的BOM整理,則是需要客戶自己來完成的,實施商進行輔助而已。“15天實施周期對應客戶的實施時間約為1-2個月。”這樣的承諾勢必會改變傳統ERP的交付方式。據程剛介紹,U6的目標客戶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核心問題一致,從而減少了咨詢的復雜性,針對這類企業的信息化應用低起點、弱基礎、無專人負責的特點,實現工序化的交付可以有效的降低實施成本,而產品本身靈活性、易用性、易維護性,能為企業帶來有效、實際的價值。
用友現階段的目標是發展300家U6的核心合作伙伴。“伙伴能力”是2008年用友整體公司的經營策略之一,對于這種快速交付實施的模式,用友更為看重合作伙伴的實施能力,這是實現“客戶經營”的重要保障。程剛透露,目前已經為合作伙伴做了兩輪培訓。“15天還是交付的下限。如果伙伴的實施能力更強,則可以更短。”程剛希望對第一批分銷商實施顧問的培訓和嚴格認證從而推廣工程化的交付方式。“你U6了嗎?”程剛笑談這會不會是今后ERP市場的一句流行語。未來的3-5年里,U6每年能賣出1萬套,幫助1萬家企業完善管理流程則是他的目標。而多年從事中小企業信息化工作的程剛,更希望看到整個市場的信息化水平有一個質的提升。
中小企業占據我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廣大中小企業的信息化需求相對簡單,但差異較大。而U6只是專注于解決貿易和加工制造兩類中小企業的核心業務問題,而在中國這兩類企業的數目就足以形成一“長尾”。現如今政府也為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采取了很多積極的措施。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推進信息化建設不僅是解決企業現階段發展瓶頸的方法和手段,而且能幫助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對于制造企業來說,更為重要的是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走出微笑曲線的低端,從紅海中解放出來,走向藍海。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用友U6:成長型企業的變“型”金剛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1992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