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您認為ERP中生產管理與APS的區別有哪些?ERP在實現最優化和精確排產時會遇到那些瓶頸和制約?ERP與APS的先后關系如何?
蔡穎:傳統的ERP系統的MRP生產計劃與排程均是基于無限約束的、沒有優化算法、批處理時間較長的計劃。APS是基于約束的有限資源的(能力、工模具、物料的等約束),并可以基于目標規則的優化與模擬、且實時的計劃。
現有的ERP的MPS/MRP最大的瓶頸是沒有能力和物料約束,不能應對快速的變化。
比較現實的是應先建立起ERP運作體系,再實施APS計劃排程體系。
e-works:APS都具備哪些模塊與主要功能?什么樣的企業需要APS?
蔡穎:比較大的APS系統包括:(1),需求計劃。(2),分銷計劃。(3),生產計劃和排程(4),運輸計劃(5),企業或供應鏈分析。
中小型的APS系統一般包括:(1),高級計劃。(2),高級排程。(3),動態的CTP或ATP。(4),高效的分析器
實際上,制造工廠都需要APS的有限約束計劃排程。那么最急需的是多品種、小批量、各種變化較快的按單生產的制造企業。
e-works:企業應用APS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或做哪些準備)?如:基礎數據的準確與否關系到APS的最終運算結果,您對企業準備數據有何建議?MES系統是否必需?
蔡穎:基礎數據肯定要準確,但也要根據自己的關注點重點準備數據。有的APS軟件支持軟約束或高效分析、模擬器,反而可以對基礎的數據監督分析,逐漸準確。每一個企業的類型和計劃難度不一樣。如物料驅動型企業(組裝),其計劃的重點是物料約束,這就需要庫存的準確。對產能驅動型企業(加工),其計劃重點是能力約束這就需要能力數據準確。對優化的追求,也不能太理想化,滿意取代最優。現場動態變化復雜業務可以用可視模擬技術來取代優化算法求解。
APS需要準確的實時采集計劃排程所需的動態數據。采集數據有手工輸入、條碼掃描采集、RFID采集。如果這些可以滿足你的計劃排程頻率要求就可以了。
MES系統主要是執行跟蹤和數據自動采集。對自動化程度高的工廠需要MES系統,這樣對APS運用更加有利。所以有的APS融合了MES,有的MES也融合了APS。
e-works:企業如何進行APS的選型?要注意哪些要點?是選擇通用性APS還是專業行業性APS好?
蔡穎:以業務需求為導向,用軟件驗證(功能滿足,速度滿足,可開發性,集成性)。
一般APS軟件分離散行業和流程行業。大部分都能支持高級排程,至于高級計劃(取代MRP)只有較少軟件能支持。
APS軟件的算法有三類:第一類:基于數學規劃的APS軟件。第二類:,基于TOC原理DBR的APS軟件。第三類:基于FCS有限制約束的規則優化的APS軟件。
現在,一般來說,工廠用的較多的是第三類。外部供應鏈用的較多的是第一類。熱衷于TOC原理的使用第二類DBR的軟件。
具體需要實現的功能也分三層:對工廠來說比較實用的是能實現第一層和第二層就已經不錯了。
第一層:人機交互可視化
-資源甘特圖
-訂單甘特圖
-模擬增加機器、人員、時間、班次
-訂單的合并、分割
-資源的凍結、重疊、替代
-物料的可用性
設置無限和有限約束
支持CTP交貨承諾模擬
行業性
計劃排程例外分析器
計劃器和排程器的性能(計算速度)
第二層:各種資源約束
規則優化(下單優先規則、排隊規則、資源選擇規則、資源替代規則)
規則可以自定義
同步資源約束排程(物料、機器、人、工具、模具、容積等)
第三層:多重資源約束
資源嵌套:如總裝、子裝配、機加、沖壓
物料動態約束與自動重分配
第四層:網絡配置優化、需求計劃、分銷計劃、運輸計劃、全局CTP
優化的單一目標
優化的多目標(加權)如最大化利潤、最大化資源利用率、最大化服務(交貨)。
多個優化算法的選擇、比較.
e-works:企業在實施APS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與難點?如何更好的分階段實施?
蔡穎:我們在運用APS的系統時,也不能大而全。每一個企業的類型和計劃難度不一樣。如物料驅動型企業(組裝),其計劃的重點是物料約束。對產能驅動型企業(加工),其計劃重點是能力約束。對優化的追求,也不能太理想化,滿意取代最優。現場動態變化復雜業務可以用可視模擬技術來取代優化算法求解。
APS系統力圖使計劃計算機化。這可能會給眾多計劃人員帶來一些煩惱和憂慮,因為他們會害怕被機器所取代。之所以有這種恐懼是因為APS系統有信息可視化,做計劃的時間短,便于使用最優化方法三大優點。然而,建模只是現實環境的抽象和簡化。無論多么高級的計劃系統都僅僅是決策的支持系統,即用來支持決策者。
具有正確的期望非常重要,同時采用主要的計劃原則也至關重要。注意7個原則:
原則1:對重要的資源建立模型。在為資源建立模型時,應控制受約束資源的數量。記住80/20規則-20%的資源或物料會引起80%的問題。將注意力集中在妨礙你關注重要問題的事情上。避免建立過于復雜的模型。這有助于讓您建立能夠正常運行的系統并避免注意力的分散。
原則2:做出現實的承諾。實時地承諾和保留。為保障訂單保留能力,而限制接受的訂單數量。如果必須在無法驗證可行性的情況下接受訂單,應確保必須每日檢查瓶頸工序及時發現存在問題的區域。
原則3:最小化批量設定和順序設定。分配時合并批次。分配時決定生產單的順序。試著考慮時間和周轉率,不僅僅是數量和準備時間節省。
原則4:修改流程,而不要修改訂單。重點是分析發現潛在問題,而不是加速訂單發貨。每日檢查瓶頸和遲到訂單,及時預見問題。
原則5:持續更新狀態。及時準確地記錄人工和物料處理。及時地關閉作業訂單。建立切實可行的工作中心能力模型。保持工藝和物料清單的準確性。建立切實可行的采購物料提前期模型。維持正確的存貨水平。
原則6:到期下達生產訂單。盡可能晚些下達。但仍然需要一些閑置時間使無法預料的資源故障或物料發貨延遲引起的風險降低到最小限度,但是不要因為具有閑置資源而提前下達。遵守高級計劃創建的排程計劃下達生產訂單。不要通過提前提供的車間訂單對系統進行再評審,從而限制能力或預計需要。
原則7:保持統一。需要每個人都遵守所有這些原則。
在國外這些原則已經過成功使用APS系統的客戶的驗證。他們發現為獲得一個固定過程所花費的大部分時間用在了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上,即讓人們習慣使用一些主要的計劃原則。實施這些原則對于成功地使用APS計劃排程非常重要,將這些原則應用到實際的業務中。
e-works:在實施APS時,如何更好的實現與ERP、MES等系統的集成?ERP+APS+MES,被認為是制造業實現精益生產的完美解決方案,您對此有何評價?
蔡穎:ERP重點關注的整個企業的運作系統,MES關注的是車間執行系統,而APS關注的是計劃排程系統,上接ERP,下接MES。實現制造企業核心價值QCDE,更快速、、更柔性成本更低、質量更好。達到卓越制造的四位一體:ERP運作體系;APS計劃體系;精益執行體系;六西格碼質量體系。
e-works:您認為目前中國制造企業應用APS,還存在哪些問題?您如何評價國內的APS市場?
蔡穎:目前,國內的APS市場還剛起步,還需要實踐和時間的磨練。但是,業務需求非常強烈。國外APS軟件成熟,但價格較高。國內APS軟件以實用、靈活、價格低進入市場,但是APS非常具有行業表現性。我們應該加強APS知識的普及培訓和宣傳。在制造信息化往深度應用時,各軟件公司和咨詢公司、媒體、政府應大力支持APS的普及。
e-works:您是否知道幫助某企業成功應用APS,請推薦2-3家,謝謝!
蔡穎:有很多國外和國內的APS軟件。在各個行業和領域各有其特點。請查閱www.itapss.orgAPS軟件介紹。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蔡穎:APS不可貪大求全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consultation/1082022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