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隨著汽車行業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發展,電動汽車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具有零噪聲、零污染、零油耗特點的新型交通工具,其技術發展逐漸受到汽車行業和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雖然純電動汽車NVH性能較傳統汽車有非常大的優勢,但筆者認為純電汽車的振動問題仍不可輕視。純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的最大差異就在于,純電動汽車的電氣化程度較大,驅動、空調、轉向助力、蓄能等裝置基本實現了電氣化,所以電氣元件的工作環境是決定電動汽車穩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圍繞某元件安裝支架引起的共振問題,基于Nastran分析平臺對安裝支架進行了結構優化,從而大大提高了安裝支架的動態特性,有效降低了電氣件的振動,提高了車輛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2 關鍵部件振動試驗測試
2.1顛簸路面電氣部件振動總集
由圖1可以看出,被測試電氣元件振動較大,已經遠遠超過該電氣件的耐震等級。
圖1 顛簸路下電氣部件振動總集
2.2顛簸路面電氣部件振動頻率曲線
由圖2可以看出,電氣元件的振動頻率以31Hz左右為主。
圖2 顛簸路下電氣部件振動頻率圖
3 電氣元件安裝支架CAE分析
利用第三方軟件在Nastran環境下進行離散化建模,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電氣元件安裝支架結構圖
基于Nastran相關CAE模態分析軟件,得出電氣元件安裝支架前五階模態頻率如表一所示。
表一 優化前模態列表
電氣元件安裝支架第2階模態頻率為31.8Hz,可以初步判定,電氣元件的振動是由電氣元件安裝支架與其它部件產生共振造成。
3.2電氣元件安裝支架結構優化
電氣元件安裝支架2階模態振型如圖4,根據模態振型情況進行結構優化設計。
圖4 安裝支架第二階模態振型圖
根據模態振型確定幾種結構優化方案,再利用Nastran求解器進行模態分析,確定最優化方案如圖5。
圖5 支架結構優化方案圖
改進后的安裝支架前五階模態頻率如下表二所示,已完全避開共振頻率31Hz。
表二 優化后模態列表
4 結構優化后的試驗驗證
根據Nastran模態仿真分析的結果,進行實車試驗,得出電氣元件振動如下圖6,經過結構優化后電氣部件顛簸路況下振動由llg降低到5.3g,大大降低了電氣元件的振動,遠遠低于所選電氣元件的耐震等級。
圖6 改制支架后顛簸路面電氣部件振動測試
5 結論
1)將試驗與Nastran等相關CAE分析軟件相結合,能夠簡便快速解決汽車關鍵部件的共振問題。
2)新能源電動汽車的CAE模態分析不容忽視,尤其是對各電氣件的安裝支架分析。
3)Nastran軟件分析計算結果與試驗結果吻合較好,在車輛開發過程中,提供了有效的動力學特性分析方案。
核心關注:拓步ERP系統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務領域、行業應用,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集成了ERP軟件業務管理理念,功能涉及供應鏈、成本、制造、CRM、HR等眾多業務領域的管理,全面涵蓋了企業關注ERP管理系統的核心領域,是眾多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guhuozai8.cn/
本文標題:基于Nastran的電動汽車支架結構優化
本文網址:http://www.guhuozai8.cn/html/solutions/14019316669.html